动物实验室

动物实验室建设中的三大核心区域

动物实验室概述

动物实验室,亦称实验动物房,是专为饲养与繁育实验动物而精心设计的专业性建筑。它不仅要满足实验动物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确保实验环境的特定条件与实验技术手段的完善,以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品质与实验研究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外围实验区

外围实验区作为实验室建筑的重要防线,承担着防护与管理的重要职责。

  • 特殊性与防护:鉴于实验动物饲养的特殊性,外围区域需配备严密的监控设备、人员进出控制系统及卫生防护带,以有效防范潜在风险。
  • 安保要求:若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实验活动,则安保要求更为严格,需制定紧急控制措施、疏散路径与救援方案。
  • 物理屏障:为实现有效防护,通常采用栅栏、围墙等物理屏障。栅栏高度不低于2米,栏杆间距不大于10厘米,且坚固耐用、易于清洁。
  • 系统配备:照明、报警及视频监控等系统的配备,进一步提升了防护等级。对于更高安全需求的实验室,还可引入地下电磁场报警、红外线报警等先进措施。
  • 外来服务管理:通过风险评估,决定是否建设安检设施、特殊通道及中转站等,确保外来服务的正常进行。同时,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饲养防护区

饲养防护区是实验动物房的核心,其设施布局需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

  • 基本形态:饲养防护区由入口、走廊(或通道)、功能间及出口组成。走廊作为连接各功能区的关键通道,具备快捷、隔离与消毒等多重功能。
  • 布局原则:内部布局需根据工作流程、风险控制原则及工程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
  • 走廊形式:走廊形式包括双走廊、单走廊、U型走廊、环廊等,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建筑防护区

建筑防护区涵盖了整个实验动物房所在的建筑物,是确保实验安全与生物安全的关键。

  • 区域划分:实验室建筑内部需明确区分动物设施与其他设施,同时考虑动物设施与建筑物内其他区域的相互隔离与关联。
  • 进出路线:合理规划人员、动物、物料及废物的进出路线,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及生物安全。
  • 门窗设计与选型: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明确对门窗性能的具体要求。门窗的数量、大小、形状等均需经过严格评估与选择,以确保其耐冲击能力、耐火性、保温性及光学特性等满足需求。
  • 竖向布局:动物实验室宜设置于低层,便于动物与物料的运输。对于较大型的实验动物设施,采用复杂的通风空调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并采用“三明治”结构以提升设备维护的便捷性与实验的连续性。
  • 长期运营与维护:在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设施的长期运营与维护需求,以确保实验动物房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动物实验室的构成与功能,以及各区域在确保实验安全与生物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15902885406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微信
免费获取实验室方案及报价

202202231656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