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解读:优化重组背后有何深意?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是江西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7月13日,江西省科技厅印发《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提出,对省重点实验室开展优化重组。优化重组背后有何深意?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优化重组,势在必行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从2000年开始组建,现共有241家。从区域分布来看,覆盖了全省11个设区市,南昌有180家,占比达74.7%;从依托单位类型来看,高校占比最高,达59.3%,其次分别是科研院所、企业、医院;从研究领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医疗卫生、新材料、装备制造、生态环境、电子信息等领域。
二十多年来,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在我省学科建设、人才集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从2021年省重点实验室获得的省级科技奖励来看,当年省科技奖励一等奖中,省重点实验室获15项,占一等奖数量的65%。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比如,现有省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江西省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匹配度不高、支撑度不强;现有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复;大多数企业建设的实验室以企业主营业务的技术攻关为研究导向,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引领性不高。“省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益补充和后备军,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优化重组,势在必行。”江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宋德雄说。
注重“量”,更注重“质”
新形势下,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如何更好地提升能级和创新效能,助力江西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坚持“四个面向”。江西省科技厅体系化设置省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编制总体布局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不限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充分挖掘本省具有颠覆性和前瞻性的新兴技术和研究团队;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江西省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各设区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发展产业进行布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围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交通、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进行布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点围绕疾病预防控制、疾病诊疗、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布局。
在保持适度“量”的前提下,更注重“质”的提升。江西省将提升水平处于国内领跑、并跑的省重点实验室研究能力;针对省重点学科、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尚未布局或布局不足领域,布局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撤销研究力量弱化、无重大创新成果、不符合新要求的省重点实验室。此外,江西省鼓励相近研究领域的现有省重点实验室合并重组,由多个单位联合共建,握指成拳,合力致远。
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根据《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省重点实验室批准组建后有三年建设期,期满后进行验收。后续实行年度报告和三年一次评估的方式进行考核。但在实际执行中,年度报告制度、定期评估制度无法实时反映各实验室的运行状况和实验室间的对比情况。
对此,江西省创新性提出积分制,将日常监督评估与定期考核评估相结合。“我们设计了一套积分体系,从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资源的汇集、创新成果的产出、创新能力的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设置了量化指标和积分值,各省重点实验室在取得成效时及时将成效提交积分系统,审核通过后根据积分值为该重点实验室增加积分。”江西省科技厅条件财务处负责人介绍,通过掌握每个省重点实验室积分的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其运行的实时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省重点实验室实行优胜劣汰、有序进出的动态化管理机制。
赏罚分明。江西省将每年对积分优秀的实验室给予支持,对积分靠后的实验室给予警示提醒,连续三年积分在后5%的予以撤销。每三年对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一次现场核查,核查不通过,责成予以整改,第二年进行复查。复查仍不通过,予以摘牌。有重大诚信问题直接予以摘牌。(齐美煜 曹锦婷)